最新消息
搜房網專訪亞太家協會長 運時通董事長 陳燕木
October 10,2007

訪談時間:2007年10月10日
採訪記者:宋涵
語錄精選:
人做事要有計劃,有計劃才不會忙亂。工作要有計劃,人生也要有計劃。
“Total furniture”,也就是全家具系列,將是國內許多家具企業發展的要求和趨勢所在。
全世界的家具中,每5件家具就有1件是中國人做的,每5萬元的貿易額中有1萬元是我們中國人賣的。
雞蛋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這個籃子翻了,雞蛋就全破了。
商人無法主導國家政策,就只有自己來想辦法,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餓苦成才」餓的人才知道吃飽飯很重要,苦的人才知道財物是不可缺的。
採訪記者:宋涵
語錄精選:
人做事要有計劃,有計劃才不會忙亂。工作要有計劃,人生也要有計劃。
“Total furniture”,也就是全家具系列,將是國內許多家具企業發展的要求和趨勢所在。
全世界的家具中,每5件家具就有1件是中國人做的,每5萬元的貿易額中有1萬元是我們中國人賣的。
雞蛋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這個籃子翻了,雞蛋就全破了。
商人無法主導國家政策,就只有自己來想辦法,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餓苦成才」餓的人才知道吃飽飯很重要,苦的人才知道財物是不可缺的。
運時通:一個有長遠發展規劃的企業
記者:運時通是從代理兩個著名的國外品牌發展起來的,現在擁有十多萬平米的工廠面積和幾千人的員工規模,運時通能夠做大做強的秘訣是什麼?
陳燕木 董事長:沒有什麼秘訣。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去做,把困難的事情排序下來,一二三四逐一去攻克。人做事要有計劃,有計劃才不會忙亂。工作要有計畫:年度計畫、中長期計畫;人生要有計畫: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什麼時候當祖父;業務要有計畫:怎麼去拓展。在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要面對困難、挑戰它,就可以做成功。記者:除了代理商生產國外的品牌之外,運時通自己的品牌有哪些?將來是否會走自己的品牌路線?
陳燕木 董事長:席樂頓(Stylution)是運時通與美國夥伴合作的一個品牌,現在的公司早就不分台灣公司、日本公司或美國公司,而是一個國際化的企業。我們的中國工廠創立了Stylution品牌,和美國的幾個品牌同是“S-brand”,都是“S”的品牌系列,以此來進攻美國的床墊市場。
記者:您曾被Taiwan Export Express譽為“亞太睡眠文化的領航者”,您認為睡眠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陳燕木 董事長:「家財萬貫三頓飯,千棟豪宅一張床」。你有再多的錢財,一個人一天也只吃三餐飯,你有幾十棟的豪宅,晚上睡覺也只有一張床。一張床對一個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睡一張好床,可以給人更好的體力和精力,能夠使人頭腦清晰,明確判斷,不會糊里糊塗地生活,更好的睡眠帶來更好的人生。
我一年睡一種好床墊,去年我睡“蕾絲”床墊,今年睡德國“美得麗”,明年睡“席樂頓”床墊……這些品牌都像我自己的孩子,我一視同仁地愛。
記者:運時通運轉了30年,目前覆蓋的生產領域已很廣,從最初做床墊到做沙發再到家具,運時通是不是正在實踐目前很流行的「整體家具」的概念?
陳燕木 董事長:“Total furniture”,也就是全家具系列,是運時通最近這幾年所推崇的。運時通從1973年創立,明年就是我們35歲。我們在1983年代理美國「蕾絲」床墊,到明年是25週年。 1988年代理德國「美得麗」床墊,到明年也剛好20週年。連「小兒子」都20歲長大了,和美國也「結婚」25年了,公司35歲了,是中年人了。這樣的企業一定是具有一個長期發展的規劃。所謂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必須堅定企業之目標與願景。
我們以床墊起家,在8年前生產沙發,在5年前生產實木家具,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整合性的工廠。運時通目前有6個工廠:床墊工廠、布藝軟床工廠、沙發工廠、實木工廠、塗裝工廠、 泡棉工廠等。這6個工廠把所有的家具整合在一起,即生產鏈Production Chain,各廠製程統合,可以滿足終端消費的所有家具需求。我們是專業家俱生產商,從臥室家具到客廳家具到餐廳家具,從軟體、實木、布藝到皮質、石頭藤藝等不同材料的家具,我們都有所生產和整合,這也是國內許多家具企業發展的要求和趨勢所在。
亞太家具協會:在全球是老二的地位
記者:您還有一個身分是亞太家具協會的會長,亞太家具協會曾在2004年的美國反傾銷案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亞太家具協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將來還會做哪些事,來推動亞太地區的家具產業發展?
陳燕木 董事長:亞太家具協會成立於1980年,到現在已經有27年的時間,為亞洲地區的各個家具協會之間,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提供了更多的會晤、協調與溝通機會。我們知道,全世界有三大家具協會,一個是歐盟家具聯合會,由歐洲共同體的25個國家所組成;亞太家具協會有13個國家及地區;北美家具協會有5個國家。
亞太家具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亞太各地區間智慧財產權和技術的互換、市場平台的溝通以及各種關稅的協調,以此來促進整個區域的發展和資源整合,即「整合亞太資源,共創全球價值Integrating Asia Pacific’s Resources, Creating Global Value」。你再看這個大地球儀,有顏色的就是本人所服務的轄區,包括中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印尼、澳洲、紐西蘭。可謂「亞太心,世界情Asia Mind, World Vision」之意境。
亞太家具協會對中國的家具產業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亞太家協和中國家協有很好的發展模式,感謝中國家協賈會長也非常支持亞太家協的工作。亞太地區各國的家協會長都來到中國的城市開會參觀過。明年3月18日,亞太家協理事會將在東莞召開。
記者:亞太地區的家具在全球家具產業的地位是怎麼樣的?
陳燕木 董事長:是一個老二的地位,老大是歐盟,老二是亞太,老三是北美。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亞太是一個家具的製造區域,也就是供給區域,北美是一個消費區域,也就是需求區域。全世界家具的總產值去年達到2,650億歐元,約3,000億美金,其中歐盟家具協會成員國佔了950億歐元,亞太地區佔了800億歐元。
記者:那我們中國家具在全球的地位是怎麼樣的呢?陳會長您所謂的中國家具「320結構」是什麼涵義?
陳燕木 董事長:所謂中國家具“320結構”,意思是中國家具在全球中份額中佔了三個“20%”。中國家具去年的總產值是4,300億人民幣,折合是560億美元,其中出口174億美元,出口占了三分之一,是一個出口大國。第一個“20%”,全世界家俱生產總值的20%是來自於中國;另外,全世界家具的貿易總量是850億美元,中國出口174億美元,這是第二個“20%”;第三個,中國13億人口,佔全世界20%的人口。形像地說,全世界的家具中,每5件家具就有1件是中國人做的,5萬元的貿易額中有1萬元是我們中國人賣的,所以中國家具在全世界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
家具出口:政策「三把刀」下的三條出路
記者:家具業者都感嘆出口越來越難做了。在大嶺山舉辦的「2007兩岸三地中國家具出口座談會」上,您也說過,做了20年的家具出口,現在感覺錢真的很難賺。
陳燕木 董事長:7月23號商務部發布的44號文件,導致有「三把刀」把中國家具推向海洋。第一把刀,是人民幣匯率的提升,以前我們出口100萬美金,換回來的人民幣有800萬,現在只能換回750萬。國際匯率對於出口企業的影響非常之大。這是我們很頭痛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出口退稅的下調,原來是13個點,現在是9個點,相差了4個低點。第三把刀,是工人工資、勞動成本的提高。這三把刀,讓出口型家具業者很難生存。
記者:面臨這樣的出口困境,家具企業有哪些方法可以應付? 是轉做內銷還是另尋出路?
陳燕木 董事長:三條路解決問題。第一條路就是修改自己的生產線,做一些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差異化(Differentiation)產品,把產品的價格調高,彌補流失的十幾個點。第二條路,轉內銷。這就為國內市場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競爭將更加激烈。第三個就是轉移生產陣地,例如將生產線移到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我在這裡也呼籲政府,把華人回饋祖國的心要抓住,不要推走。政策的調整是必須的,但是需要慢慢來,讓企業有適應的空間,如果一下子急轉彎,企業馬上就會面臨死亡。
記者:您長年居住於東莞大嶺山鎮,現在家具出口越來越難做,受衝擊最大的莫過於以出口為主的大嶺山鎮,大嶺山這麼多的家具企業如何來度過這一個坎?
陳燕木 董事長:三年半前,中國家具協會授予大嶺山為“家具出口第一鎮”,現在大嶺山已經有十幾家的家具出口企業關閉了,其中80%是台灣工廠。有很多企業開始縮小規模,以前是三千人的,現在縮小為兩千人。還有一個做法就是把生產線布得更廣,雞蛋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這個籃子翻了,雞蛋就全破了。也就是採用國際化佈局的方法,現在很多台商都是國際化佈局,採用風險規避策略。商人無法主導國家政策,就只有自己來想辦法,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記者:那麼轉做內銷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呢?
陳燕木 董事長:很多企業也想轉內銷,但是內銷有一個問題,就是“少量多樣”,對於外銷廠來說是很不習慣的。因為外銷接單有個最低數量,200件、1000件才做,尤其做美國線的外銷,單量是很大的,而內銷5件都要做,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可以預見,將來內銷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對於家具企業,就要做品牌,做專賣店,打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形象,這樣才有未來。
記者:運時通在國內市場有哪些努力?
陳燕木 董事長:我們在國內有300多家店,分成5個品牌,包括RESTONIC美國蕾絲床墊、Musterring德國美得麗名床、Isabella法國伊莎貝拉名床、Stylution美國席樂頓名床與沙發、Royal Auping荷蘭皇家歐品調整床。我們在全國有10家直營大公司,有60多家直營店。我們在11年前就非常看重國內市場,96年進入東莞,就是為了在國內市場生根,提供國人最舒適健康的睡眠之床。
個人經驗:實幹、苦幹、拼命幹
記者:您的個人經驗可以說是十分豐富的,據我所知,您當過工人,後來成為運時通的董事長,同時又是台灣輔仁大學管理學系的副教授以及亞太家協會長,這些不同的角色您是怎麼成功地集於一身的?
陳燕木 董事長:「餓苦成才」。餓的人才知道吃飽飯很重要,苦的人才知道財物是不可缺的。
我17歲國中畢業後,進入台灣鐵路修理廠,修理火車到23歲,就是一個小學徒,一個工程技師。這6年當中我半工半讀,一個禮拜3天讀書,3天修理火車,後來才上大學,大學畢業以後進入公司。當企業經營了十多年以後,我在41歲的時候回學校考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之後,因為有實務經驗又有學理經驗,學校聘我留下當講師,做了8年講師以後才升為副教授。這是我學術路上的過程,在家具協會方面,我做了15年台灣家具協會的理監事,才做到理事長,理事長做了6年以後,再做亞太家協的會長,一做做了兩屆4年。在運時通,我做過司機、工人、業務員,從每個部門學習,到45歲我才做了董事長。
所以我現在的身份都來自於基層,一步一腳印,肚子裡要有料,這些頭銜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人生的歷史是要自己經歷,是要自己投入,要拼搏,而不是貪圖享受。我有高爾夫球具,可是我每年只打一次,因為打高爾夫很花錢,我不想去花這個錢。很多老闆都買別墅,可是我住在工廠,跟工人們一起打拼。我有這種拼的精神才能成功,成功沒有訣竅。一句話:實幹、苦幹、拼命幹。
最後,我的處事態度是“敬、慈、和、真”,即為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我的座右銘是追忠、求勤、完任、美事,也就是「追求完美,忠勤任事」。
【訪談手記】
陳燕木 董事長:的名片上印有一串「震人」的頭銜,沒有想到,在運時通工廠的辦公室見到他本人,竟是一身休閒的著裝風格:T恤衫是朝氣蓬勃的黃色,過膝的休閒褲,以及一雙NIKE球鞋。他笑言:下午還要打籃球比賽。在接受訪問前,他正耐心地給一位員工修改一份場地圖表,讓人感覺既親切又嚴謹。在採訪過程的言談之間,他頗有一番運籌帷幄的氣慨,三十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對家具行業看得很透,他很強調“頭腦清晰”、“肚子有料”、“苦幹實幹”,與此對應的理性、博學和勤奮,也正是他留給筆者的印象。
亞太家具協會簡介
亞太家具協會,英文縮寫CAFRA,成立於1980年,迄今27年,它在世界家具製造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亞太家具協會由日本、韓國、台灣(地區)、菲律賓、香港(地區)、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洲(包括紐西蘭)等11個國家或地區業界組成。